水苔
基本解释
词条:『水苔』
拼音:shuǐ tái
注音:ㄕㄨㄟˇ ㄊㄞˊㄊㄞ
解释:苔藻类植物。也叫石发﹑石衣﹑水衣﹑水绵﹑藫。可吃。
古代诗词
南北朝.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诗:「水苔方下蔓。」
隋代.江总.春日诗:「水苔宜溜色。」
唐代.李端.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野鹤巢云窦,游龟上水苔。」
唐代.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树红山果熟,崖绿水苔浓。」
唐代.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寒梅:「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基本字义
水shuǐ(ㄕㄨㄟˇ)
1、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2、河流:汉水。湘水。
3、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4、液汁:水笔。墨水。
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外水。肥水。
6、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7、姓。
基本字义
苔tái(ㄊㄞˊ)
1、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其他字义
苔tāi(ㄊㄞ)
1、〔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中英翻译
翻译:sphag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