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态
基本解释
词条:『俗态』
拼音:sú tài
注音:ㄙㄨˊ ㄊㄞˋ
解释:
1.世俗的情状。
2.庸俗的情态。
3.世俗人的气质。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秦州见敕(一作除):「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
唐代.杜甫.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唐代.杜甫.甘林:「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
唐代.贯休.刘相公见访:「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
宋代.高观国.贺新郎:「更没纤毫尘俗态,倚高情、预得春风宠。」
基本字义
俗sú(ㄙㄨˊ)
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基本字义
态(態)tài(ㄊㄞˋ)
1、形状,样:态度。状态。姿态。形态。神态。动态。静态。事态。情态。常态。变态。体态。生态。
2、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