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屑
基本解释
词条:『萧屑』
拼音:xiāo xiè
注音:ㄒ一ㄠ ㄒ一ㄝˋ
解释:
1.象声词。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
2.凄凉。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竹韵漫萧屑,草花徒织茸。」
唐代.孟郊.寻言上人:「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
唐代.韦应物.对春雪:「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唐代.温庭筠.觱篥歌:「含商咀徵双幽咽,软縠疏罗共萧屑。」
五代.韦庄.抚盈歌:「銮舆去兮萧屑,七丝断兮泬寥,主父卧兮漳水,君王幸兮云轺。」
基本字义
萧(蕭)xiāo(ㄒ一ㄠ)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3、〔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基本字义
屑xiè(ㄒ一ㄝˋ)
1、碎末:屑子。纸屑。
2、琐碎:屑屑。琐屑(细微小的事情)。
3、认为值得(做):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