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慝
基本解释
词条:『邪慝』
拼音:xié tè
注音:ㄒ一ㄝˊ一ㄚˊ一ㄝˊㄩˊㄒㄨˊ ㄊㄜˋ
解释:犹邪恶。
古代诗词
宋代.戴埴.雹:「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用夬决,登俊良,民间邪慝。」
宋代.苏舜钦.夜中:「邪慝弗萌,元辟复位。」
清代.屈大均.送王立安还宝坻:「风尚还淳庞,人心去邪慝。」
宋代.戴埴.雹:「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用夬决,登俊良,屏邪慝。」
明代.黄佐.广居篇梦中作:「招善不纳邪,邪慝居然消。」
基本字义
邪xié(ㄒ一ㄝˊ)
1、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4、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古同“斜”。
其他字义
邪yá(一ㄚˊ)
1、古同“玡”,琅玡山。
其他字义
邪yé(一ㄝˊ)
1、古同“耶”,疑问词。
其他字义
邪yú(ㄩˊ)
1、古同“餘”。
其他字义
邪xú(ㄒㄨˊ)
1、古同“徐”,缓慢。
基本字义
慝tè(ㄊㄜˋ)
1、奸邪,邪恶:隐慝(人家不知道的罪恶)。
2、阴气。
3、灾害:“以伏蛊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