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
基本解释
词条:『萧氏』
拼音:xiāo shì
注音:ㄒ一ㄠ ㄕˋㄓ
解释:
1.指萧史。
2.指萧育,西汉人,萧望之之子。见《汉书》本传。
3.殷民六族之一。
古代诗词
宋代.柳永.其五:「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宋代.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唐萧氏自瑀及遘八宰相。」
宋代.白玉蟾.纯阳会:「次则萧氏建宅仙,七闽万户生祥烟。」
宋代.林宗放.钱倅生日:「荀家苗裔何多龙,萧氏衣冠知几叶。」
宋代.萧崱.送弟赴省:「河南萧氏粲文物,鹤在九皋无数鸣。」
基本字义
萧(蕭)xiāo(ㄒ一ㄠ)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3、〔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基本字义
氏shì(ㄕˋ)
1、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其他字义
氏zhī(ㄓ)
1、〔阏(yān)氏〕见“阏”。
2、〔月氏〕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