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竹
基本解释
词条:『束竹』
拼音:shù zhú
注音:ㄕㄨˋ ㄓㄨˊ
解释:捆成束的竹子。
古代诗词
唐代.李贺.恼公:「肠攒非束竹,胘急是张弓。」
清代.朱彝尊.洞仙歌:「奈飞龙骨出,束竹肠攒,月额雨持比泪珠差少。」
清代.冒广生.菩萨鬘 其十五:「肠攒非束竹。」
清代.冒广生.念奴娇 其一:「束竹攒肠,衔碑在口,世事真难料。」
清代.李佩金.采桑子 其四 雪兰:「束竹肠攒。」
基本字义
束shù(ㄕㄨˋ)
1、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4、控制,限制:束身。无拘无束。
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
6、姓。
基本字义
竹zhú(ㄓㄨˊ)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