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梁
基本解释
词条:『萧梁』
拼音:xiāo liáng
注音:ㄒ一ㄠ ㄌ一ㄤˊ
解释:即南朝梁。因梁朝皇室姓萧,故史称萧梁。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唐代.鱼玄机.遣怀:「琴弄萧梁寺,诗吟庾亮楼。」
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 213:「阮公施香孰施字,徐公字似萧梁碑。」
明代.徐渭.清凉寺云是梁武台城:「萧梁台殿一灰飞,荠麦清明雉兔肥。」
宋代.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结实分主:「建业萧梁子,历劫宗心祖。」
基本字义
萧(蕭)xiāo(ㄒ一ㄠ)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3、〔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基本字义
梁liáng(ㄌ一ㄤˊ)
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2、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车梁。
4、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