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泣
基本解释
词条:『血泣』
拼音:xiě qì
注音:ㄒ一ㄝˇㄒㄩㄝˋ ㄑ一ˋ
解释:犹泣血。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赴江陵:「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宋代.陈舜俞.枫桥诗:「颜色不见已三岁,肝血泣尽留形躯。」
宋代.周师成.吴大帝庙:「非复虎臣陪殿上,空馀猩血泣祠旁。」
宋代.钱易.梦越州小江:「向人呼旧官,血泣惭孤蹇。」
基本字义
血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血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基本字义
泣qì(ㄑ一ˋ)
1、小声哭:泣诉(哭着控诉)。抽泣。哭泣。涕泣。
2、眼泪:饮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