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语
基本解释
词条:『疏语』
拼音:shū yǔ
注音:ㄕㄨ ㄩˇㄩˋ
解释:
1.平庸的言语。
2.指空疏的言词。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比疏语徒妍,悚息不敢占。」
唐代.刘言史.代胡僧留别:「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
唐代.孟郊.立德新居:「厚韵属疏语,薄名谢嚣闻。」
宋代.施枢.送黄溱游金陵:「我亦身重到,材疏语竟悭。」
清代.洪亮吉.夜起登蓬莱岛看日出不见:「谁行深谷中,泠泠出疏语。」
基本字义
疏shū(ㄕㄨ)
1、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2、分散:疏散。仗义疏财。
3、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不亲密,关系远的:亲疏。疏远。
5、不细密,忽略:疏忽。
6、空虚:志大才疏。
7、不熟悉:生疏。
8、粗劣:疏食。疏粝。
9、古同“蔬”,蔬菜。
10、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11、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12、姓。
基本字义
语(語)yǔ(ㄩˇ)
1、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yù(ㄩˋ)
1、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