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缟
基本解释
词条:『霜缟』
拼音:shuāng gǎo
注音:ㄕㄨㄤ ㄍㄠˇ
解释:
1.白绢。
2.洁白貌。
3.指月光。
古代诗词
唐代.春台仙.游春台诗:「寒光射万里,霜缟遍千门。」
宋代.陆游.贫舍写兴:「粲粲新霜缟瓦沟,离离寒菜入盘羞。」
宋代.陆游.入城:「宿冻迷车辙,晨霜缟瓦沟。」
宋代.陆游.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酣枕不知霜缟瓦,下床已见日烘窗。」
宋代.李曾伯.水龙吟:「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
基本字义
霜shuāng(ㄕㄨㄤ)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3、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4、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基本字义
缟(縞)gǎo(ㄍㄠˇ)
1、未经染色的绢。
2、白色:“连观霜缟,周除冰净”。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