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血膋

基本解释

词条:『血膋』

拼音:xiě liáo

注音:ㄒ一ㄝˇㄒㄩㄝˋ ㄌ一ㄠˊ

解释:血和脂膏。

古代诗词

明代.无名.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明德舞:「取彼血膋,以往蒸尝。」
宋代.汪襄.捕虎行:「一旦力尽势已穷,血膋反以饷僮仆。」
明代.王世贞.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一 练时日:「血膋殷,醴齐芳。」
宋代.彭汝砺.暴雨:「凿险开深听藏匿,不以血膋膏锋镝。」
隋代.无名氏.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 其四 昭夏乐:「和以銮刀,臭以血膋。」

基本字义

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基本字义

liáo(ㄌ一ㄠˊ)

1、肠上的脂肪;也泛指脂肪:“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碧血丹心 兵不血刃 兵未血刃 兵无血刃 不惜血本 刀山血海 蹈锋饮血 苍蝇见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