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膳
基本解释
词条:『视膳』
拼音:shì shàn
注音:ㄕˋ ㄕㄢˋ
解释: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古代诗词
唐代.卢僎.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视膳铜楼下,吹笙玉座中。」
宋代.王之道.渔家傲:「视膳慈宁先嗜好。」
明代.无名.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承和:「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
唐代.赵湘.太皇太后阁春帖子:「视膳回天仗,含饴乐圣辰。」
宋代.范成大.东宫寿诗:「视膳斑衣拱,传觞玉契将。」
基本字义
视(視)shì(ㄕˋ)
1、看: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2、亲临某事:视事。视察。
3、看待: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4、看望:探视。省(xǐng)视。
5、比照:“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6、古同“示”,表明。
基本字义
膳shàn(ㄕㄢˋ)
1、饭食:膳食。用膳。膳宿。
2、进食:“宰夫膳稻于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