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恻
基本解释
词条:『隐恻』
拼音:yǐn cè
注音:一ㄣˇ一ㄣˋ ㄘㄜˋ
解释:
1.内心深处深感痛苦。
2.恻隐﹐怜惜。
3.谓虽有忧伤而深沉不露。
古代诗词
明代.朱瞻基.祖德诗九章:「昭考抚盈成,至仁弘隐恻。」
宋代.李昴英.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孟子谓非人,由其无隐恻。」
元代.陈基.如皋县:「王师重拯乱,主将加隐恻。」
宋代.苏泂.鲁墟行:「王官亦人耳,闻此宜隐恻。」
宋代.石介.河决:「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基本字义
隐(隱)yǐn(一ㄣˇ)
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其他字义
隐(隱)yìn(一ㄣˋ)
1、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基本字义
恻(惻)cè(ㄘㄜˋ)
1、悲痛:恻隐。恻怛(忧伤)。恻恻(悲痛的样子)。凄恻。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