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屋
基本解释
词条:『邑屋』
拼音:yì wū
注音:一ˋ ㄨ
解释:
1.古代行政区域单位。
2.引申指乡里。
3.邑里的房舍;村舍。
4.陵邑的房舍。指祠堂。
5.引申为国家神器,政权。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入衡州:「旗亭壮邑屋,烽橹蟠城隍。」
唐代.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城池何萧条,邑屋更崩摧。」
宋代.陆游.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邑屋亦或非,所余但乔木。」
宋代.苏轼.虔州八境图八首:「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唐代.沈佺期.度安海入龙编:「邑屋遗甿在,鱼盐旧产传。」
基本字义
邑yì(一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2、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4、古同“悒”,愁闷不安。
基本字义
屋wū(ㄨ)
1、房,房间:屋子。屋宇。房屋。
2、家:“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3、车盖,覆盖物: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亦指帝王车)。屋社(王朝倾覆的代称)。
4、古代井田的区划,一屋合三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