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仡佬族

基本解释

词条:『仡佬族』

拼音:yì lǎo zú

注音:一ˋㄍㄜ ㄌㄠˇ ㄗㄨˊ

解释:仡佬族(仡gē) : 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的少数民族。约43.8万人(1990年)。用仡佬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原始宗教。历史上长于铸造青铜器,精于纺织。传统节日有仡佬年、吃新节。主要从事农业。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二万六千人(一九七八年)。语言属汉藏语系,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从事农业。

基本字义

yì(一ˋ)

1、勇猛雄壮的样子:仡仡(a.壮勇。b.高大)。仡然。仡栗(迅速的样子)。

其他字义

gē(ㄍㄜ)

1、〔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省。

基本字义

lǎo(ㄌㄠˇ)

1、成年的人(含轻视意):阔佬。和事佬。

基本字义

zú(ㄗㄨˊ)

1、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3、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4、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5、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6、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7、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乡巴佬 非我族类 名门旧族 名门世族 名门望族 名门右族 名门大族 毁宗夷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