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号
基本解释
词条:『邑号』
拼音:yì hào
注音:一ˋ ㄏㄠˋㄏㄠˊ
解释:古代六品以上官吏之妻妾的封号。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妻初授邑号告身:「我转官阶常自愧,君加邑号有何功。」
唐代.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吴分岩邑号朱方,子家负固心强梁。」
唐代.欧阳詹.赠鲁山李明府:「若将邑号称贤宰,又是皇唐李鲁山。」
元代.王丹桂.踏云行 赠罗家庄崇道庵长春邑众:「邑号长春,庵名崇道。」
宋代.蔡任.句:「我与斯民同一性,谁言此邑号三阳。」
基本字义
邑yì(一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2、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4、古同“悒”,愁闷不安。
基本字义
号(號)hào(ㄏㄠˋ)
1、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其他字义
号(號)háo(ㄏㄠˊ)
1、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