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蔽
基本解释
词条:『翳蔽』
拼音:yì bì
注音:一ˋ ㄅ一ˋ
解释:幽深不明;隐蔽不露。
古代诗词
唐代.元结.演兴四首·闵岭中:「独翳蔽于山颠,久低回而愠瘀。」
宋代.冯时行.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
唐代.元结.演兴四首 其三 闵岭中:「思未得兮马如龙,独翳蔽于山颠。」
明代.李梦阳.春游篇二首 其二:「却顾云中观,翳翳蔽松榆。」
明代.李梦阳.雪山歌送万子:「霜干翳蔽,云根槎枒。」
基本字义
翳yì(一ˋ)
1、用羽毛做的华盖。
2、遮蔽,障蔽:荫翳。翳蔽。翳障。翳然。
3、掩蔽物:“兵不解翳”。
4、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翳。
5、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基本字义
蔽bì(ㄅ一ˋ)
1、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2、隐藏:蔽匿。隐蔽。
3、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4、概括:一言以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