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帙
基本解释
词条:『遗帙』
拼音:yí zhì
注音:一ˊ ㄓˋ
解释:
1.指残缺的书套。
2.指前代传下的书画。
古代诗词
唐代.李白.翰林读书言怀:「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宋代.陈亮.晚春闲思:「向晓披遗帙,迎暄换袷衣。」
明代.张宇初.雪后早还:「开轩理遗帙,然薪续明烛。」
宋代.方回.送李际可婺源州学正:「遗帙三年饱,畲租少莫忧。」
基本字义
遗(遺)yí(一ˊ)
1、丢失:遗失。遗落。
2、漏掉:遗忘。遗漏。
3、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4、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5、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6、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7、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8、抛弃:遗弃。
基本字义
帙zhì(ㄓˋ)
1、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2、整理书籍:“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
3、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