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然
基本解释
词条:『翳然』
拼音:yì rán
注音:一ˋ ㄖㄢˊ
解释:
1.犹隐没,隐灭。
2.荒芜。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晚晴:「林木方翳然,放怀陶兹夕。」
唐代.卢象.乡试后自巩还田家:「落日见桑柘,翳然丘中寒。」
魏晋.陶渊明.悲从弟仲德:「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魏晋.陶渊明.咏贫士 其六:「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唐代.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被褐来上京,翳然声未振。」
基本字义
翳yì(一ˋ)
1、用羽毛做的华盖。
2、遮蔽,障蔽:荫翳。翳蔽。翳障。翳然。
3、掩蔽物:“兵不解翳”。
4、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翳。
5、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基本字义
然rán(ㄖㄢˊ)
1、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