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秦
基本解释
词条:『仪秦』
拼音:yí qín
注音:一ˊ ㄑ一ㄣˊ
解释: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苏秦的并称。
古代诗词
近现代.樊增祥.后彩云曲:「始信倾城哲妇言,强于辩士仪秦口。」
元代.王冕.感怀 其二:「雎泽务诡谲,仪秦尚纵横。」
宋代.方回.于氏琵琶行:「有时不用琵琶歌,辩如仪秦勇贲轲。」
宋代.陈普.和答友人:「仪秦肩谷难参错,莫怪香山去学禅。」
元代.雅琥.上执政四十韵:「正言期董贾,枉道耻仪秦。」
基本字义
仪(儀)yí(一ˊ)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3、礼物:贺仪。谢仪。
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5、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姓。
基本字义
秦qín(ㄑ一ㄣˊ)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2、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3、中国陕西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