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步
基本解释
词条:『禹步』
拼音:yǔ bù
注音:ㄩˇ ㄅㄨˋ
解释:谓跛行。相传夏禹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尸子.君治》:"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法言.重黎》"巫步多禹"晋李轨注:"﹝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禹步。
古代诗词
唐代.顾况.金珰玉珮歌:「赠君金珰太霄之玉珮,金锁禹步之流珠,五岳真君之秘箓,九天丈人之宝书。」
唐代.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宋代.吴文英.瑞鹤仙:「待宣供、禹步宸游,退朝燕殿。」
唐代.元稹.开元观闲:「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
基本字义
禹yǔ(ㄩˇ)
1、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禹域(指中国的疆域)。
2、姓。
基本字义
步bù(ㄅㄨˋ)
1、行走:步兵。步行(xíng)。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2、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3、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4、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5、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6、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