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俎
基本解释
词条:『玉俎』
拼音:yù zǔ
注音:ㄩˋ ㄗㄨˇ
解释:古代祭祀﹑设宴时,用以盛牲的礼器。
古代诗词
唐代.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
唐代.权德舆.七府诗:「金罍映玉俎,宾友纷宴喜。」
唐代.权德舆.古意:「长筵映玉俎,素手弹秦筝。」
唐代.魏征.五郊乐章·雍和:「金悬夕肆,玉俎朝陈。」
南北朝.谢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八:「玉俎推移。」
基本字义
玉yù(ㄩˋ)
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2、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姓。
基本字义
俎zǔ(ㄗㄨˇ)
1、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俎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2、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