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馔
基本解释
词条:『野馔』
拼音:yě zhuàn
注音:一ㄝˇ ㄓㄨㄢˋ
解释:采自山野的食物。
古代诗词
唐代.方干.送郑台处士归绛岩:「惯采药苗供野馔,曾书蕉叶寄新题。」
宋代.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五:「风雨声中听櫂歌,山炰野馔奈愁何。」
宋代.李蘩.西湖社成集来鹊楼诗:「野馔何芳鲜,烹调列甘脆。」
宋代.释文珦.行止吟:「野馔甘藜藿,山衣爱薜萝。」
基本字义
野yě(一ㄝˇ)
1、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2、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3、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4、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5、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6、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7、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基本字义
馔(饌)zhuàn(ㄓㄨㄢˋ)
1、饮食,吃喝:盛(shèng)馔。馔玉。
2、陈设饮食。
3、食用:“有酒食,先生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