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仗
基本解释
词条:『仪仗』
拼音:yí zhàng
注音:一ˊ ㄓㄤˋ
解释:古代用于仪卫的兵仗。指帝王、官员出行时护卫所持的旗、伞、扇、兵器等。现指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首脑时护卫所持的武器,也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标志等。
精选例句
1、西楚霸王项羽见始皇帝仪仗,张口便道彼可取而代也,光武帝刘秀年幼时,也曾这样痴痴傻傻地感慨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
2、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不甚留心。
3、一路上,秦王的仪仗队旌旗招展,,鼓角齐鸣,兵雄姿骄,令人生畏。
4、三军仪仗队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首长的检阅。
5、古时官吏出巡,往往侍卫仪仗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
唐代.刘禹锡.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
唐代.李颀.送崔侍御赴京:「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唐代.徐氏.丈人观:「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元代.王逢.览周左丞伯温壬辰岁拜御史扈从集感旧伤今敬:「仪仗真如画,车徒不敢嚣。」
基本字义
仪(儀)yí(一ˊ)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3、礼物:贺仪。谢仪。
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5、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姓。
基本字义
仗zhàng(ㄓㄤˋ)
1、兵器:仪仗。明火执仗。
2、拿着兵器:仗剑。
3、战争:打仗。胜仗。
4、凭借,依靠:倚仗。仰仗。仗恃。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