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臣
基本解释
词条:『野臣』
拼音:yě chén
注音:一ㄝˇ ㄔㄣˊ
解释:古代地方官吏自谦之称。
古代诗词
唐代.鲍防.元日早朝行:「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宋代.陆游.道院偶述:「景德祥符草野臣,登封曾望属车尘。」
宋代.汪莘.中秋月五首:「寒儒老矣心犹在,诚念唐虞有野臣。」
元代.傅若金.句:「洒竹鸣宫女,持弓泣野臣。」
元代.傅若金.中秋有感四首 其四:「洒竹啼宫女,持弓泣野臣。」
基本字义
野yě(一ㄝˇ)
1、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2、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3、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4、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5、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6、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7、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基本字义
臣chén(ㄔㄣˊ)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2、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3、古人谦称自己。
4、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