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杜
基本解释
词条:『羊杜』
拼音:yáng dù
注音:一ㄤˊㄒ一ㄤˊ ㄉㄨˋ
解释:晋羊祜﹑杜预二人先后镇襄阳,有政绩,后人因并称之。
古代诗词
宋代.李曾伯.贺新郎:「能不愧,古羊杜。」
宋代.姚勉.贺新郎:「算人物、须还羊杜。」
宋代.陈师道.寄襄州程大夫:「江汉风流见羊杜,相门经术有韦平。」
宋代.苏轼.襄阳乐:「使君朱旆来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
宋代.陈造.程帅以古人名作诗见寄拟作谢之:「即今羊杜诗中仙,襄阳城中狮子吼。」
基本字义
羊yáng(一ㄤˊ)
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姓。
其他字义
羊xiáng(ㄒ一ㄤˊ)
1、古同“祥”,吉祥。
基本字义
杜dù(ㄉㄨˋ)
1、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2、阻塞(sè),堵塞(sè):杜绝。杜塞(sè)。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3、〔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4、姓: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