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屐
基本解释
词条:『野屐』
拼音:yě jī
注音:一ㄝˇ ㄐ一
解释:古人出游所穿的木底鞋。
古代诗词
唐代.贾岛.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朝谒此时闲野屐,宿斋何处止鸣砧。」
宋代.苏轼.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见轻桡破浪纹。」
唐代.郑谷.为户部李郎中与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轻舟共泛花边水,野屐同登竹外山。」
宋代.穆修.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野屐无完齿,山衣有败肩。」
宋代.赵蕃.顷与公择读东坡雪后北台二诗叹其韵险无窘步:「便营野屐寻茶户,更约绨袍当酒家。」
基本字义
野yě(一ㄝˇ)
1、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2、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3、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4、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5、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6、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7、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基本字义
屐jī(ㄐ一)
1、木头鞋,泛指鞋:木屐。屐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