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
基本解释
词条:『沈郎』
拼音:shěn láng
注音:ㄕㄣˇㄔㄣˊ ㄌㄤˊㄌㄤˋ
解释:
1.指南朝梁沈约。亦借指腰肢瘦损之义。
2.指晋沈充。参见"沈郎钱"。
古代诗词
金朝.段成己.水兰花慢 元宵感旧:「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
金朝.段成己.望月婆罗门引 清明:「问沈郎何事,带减腰围。」
宋代.方千里.满江红:「从别後、沈郎消瘦,带围如束。」
宋代.高登.行香子:「奈沈郎尩,潘郎老,阮郎贫。」
宋代.郭应祥.虞美人:「沈郎诗骨元来瘦。」
基本字义
沈shěn(ㄕㄣˇ)
1、通“瀋”。汁:“为榆沈”。
2、“瀋”的简化字。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简称。
3、姓。
其他字义
沈chén(ㄔㄣˊ)
1、同“沉”。
基本字义
郎láng(ㄌㄤˊ)
1、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
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3、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
4、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5、姓。
其他字义
郎làng(ㄌㄤˋ)
1、〔屎壳郎〕“蜣螂”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