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毛
基本解释
词条:『竖毛』
拼音:shù máo
注音:ㄕㄨˋ ㄇㄠˊ
解释:谓毛发直竖。形容惊惧。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无家别:「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宋代.陆游.木瓜舖短歌:「虎狼妥尾择肉食,狐狸竖毛啼日暮。」
宋代.陆游.斋中夜坐有感:「鸱枭乘屋弹不去,狐狸欺人怒竖毛。」
唐代.皮日休.北禅院避暑联句:「--陆龟蒙清阴竖毛发,爽气舒筋脉。」
唐代.元稹.虫豸诗·巴蛇:「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基本字义
竖(竪)shù(ㄕㄨˋ)
1、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2、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3、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4、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基本字义
毛máo(ㄇㄠˊ)
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行动急躁:毛躁。
7、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货币贬值:钱毛了。
10、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