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豕
基本解释
词条:『蛇豕』
拼音:shé shǐ
注音:ㄕㄜˊ一ˊ ㄕˇ
解释:长蛇封豕。比喻贪残害人者。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晋杜预注:"言吴贪害如蛇豕。"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有感五首:「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宋代.陆游.投梁参政:「颇闻匈奴乱,天意殄蛇豕。」
宋代.李纲.喜迁莺:「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唐代.李华.云母泉诗:「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基本字义
蛇shé(ㄕㄜˊ)
1、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其他字义
蛇yí(一ˊ)
1、〔委(wěi)蛇〕见“委2”。
基本字义
豕shǐ(ㄕˇ)
1、猪:封豕长蛇。狼奔豕突(喻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像被追赶的狼和猪那样奔突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