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尼
基本解释
词条:『象尼』
拼音:xiàng ní
注音:ㄒ一ㄤˋ ㄋ一ˊ
解释:《左传.桓公六年》:"以类命为象"晋杜预注:"若孔子首象尼丘。"孔颖达疏:"《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生而首上污(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是其象尼丘也。"后因以"象尼"称孔子。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明代.张吉.摅愤诗答毛云窗见寄:「不见象尼翁,麛裘腾毁恶。」
明代.张吉.舟中读谢鸣治先生所作伊洛渊源续录序文其间有曰自是以来犹有窃吾道之名以用于昏浊之世借儒者之言以盖其佛老之真呜呼先生之言盖有所指我知之矣然先生既引而不发愚亦安敢明言聊布短章以诵其志:「鸿猷垂万世,象尼独彰彰。」
明代.张吉.曲阜谒孔庙:「孤坚更无极,卓彼象尼师。」
元代.吴当.康宗武和廉介:「象尼神已降,铭鼎口先糊。」
基本字义
象xiàng(ㄒ一ㄤˋ)
1、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字义
尼ní(ㄋ一ˊ)
1、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2、古同“昵”,相近,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