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
基本解释
词条:『蛇毒』
拼音:shé dú
注音:ㄕㄜˊ一ˊ ㄉㄨˊㄉㄞˋ
解释:蛇的毒汁。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土兵番马貔虎同,蝮蛇毒草篁竹中。」
唐代.李贺.罗浮山人与葛篇:「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唐代.李峤.晚秋喜雨:「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
唐代.卢仝.掩关铭:「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宋代.邵雍.蝎蛇吟:「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
基本字义
蛇shé(ㄕㄜˊ)
1、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其他字义
蛇yí(一ˊ)
1、〔委(wěi)蛇〕见“委2”。
基本字义
毒dú(ㄉㄨˊ)
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
其他字义
毒dài(ㄉㄞˋ)
1、古同“玳”,玳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