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鳞
基本解释
词条:『蛇鳞』
拼音:shé lín
注音:ㄕㄜˊ一ˊ ㄌ一ㄣˊ
解释:
1.亦作"蛇鳞"。
2.蛇鱼之属。
3.形似蛇鳞;形似蛇鳞的东西。
古代诗词
唐代.李贺.塞下曲:「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唐代.施肩吾.杂曲歌辞·壮士行:「冻枭残虿我不取,污我匣里青蛇鳞。」
明代.王彝.神弦曲(四首):「金锁蛇鳞百尺身,领得江中万鱼起。」
宋代.盛世忠.胡苇航寄古剑:「红云紫气灿虚室,铗中青蛇鳞生苔。」
明代.刘基.赠柯遂卿一首(并序):「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鳞。」
基本字义
蛇shé(ㄕㄜˊ)
1、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其他字义
蛇yí(一ˊ)
1、〔委(wěi)蛇〕见“委2”。
基本字义
鳞(鱗)lín(ㄌ一ㄣˊ)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
2、鳞状的:鳞爪(zhǎo)。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
3、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即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