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草
基本解释
词条:『蟋蟀草』
拼音:xī shuài cǎo
注音:ㄒ一 ㄕㄨㄞˋ ㄘㄠˇ
解释: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古代诗词
宋代.孙应时.夜深至宁奄见壁间端礼昆仲倡和明日次其韵:「咿哑禽语晓光净,蟋蟀草鸣朝雨凉。」
明代.李江.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四十八 秋夕:「淡扫秋山一幅屏,堂前蟋蟀草间萤。」
明代.沈守正.壬子中秋:「海棠狼藉露葵折,蟋蟀草间鸣复咽。」
基本字义
蟋xī(ㄒ一)
1、〔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长,善于跳跃。雄性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对农作物有害。亦称“促织”、“趋织”;俗称“蛐蛐儿”。
基本字义
蟀shuài(ㄕㄨㄞˋ)
1、〔蟋蟀〕见“蟋”。
基本字义
草cǎo(ㄘㄠˇ)
1、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2、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3、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4、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①指汉字草书;②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7、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中英翻译
翻译:yard gr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