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
基本解释
词条:『山龙』
拼音:shān lóng
注音:ㄕㄢ ㄌㄨㄥˊ
解释:
1.指古代衮服或旌旗上的山﹑龙图案。
2.借指绣有山﹑龙图案的衮服。
古代诗词
宋代.陈合.宝鼎现:「烂山龙、华虫黼藻。」
元代.陈栎.满庭芳 送:「自此先生升矣,班玉*、文补山龙。」
宋代.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山龙用补衮,舟楫功济川。」
唐代.刘长卿.题虎丘寺:「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唐代.李白.金:「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基本字义
山shān(ㄕㄢ)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