舄卤
基本解释
词条:『舄卤』
拼音:xì lǔ
注音:ㄒ一ˋ ㄌㄨˇ
解释:
1.亦作"舄卤"。
2.含有过多盐碱成分不适于耕种的土地。
古代诗词
唐代.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宋代.王安石.送宋中道倅洺州:「余尝怜洺民,舄卤半不治。」
元代.杨维桢.遂初堂:「莺之湖兮清且腴,溉我田畴兮舄卤为畬。」
宋代.贺铸.喜雨:「晨炊饱丁壮,庇笠耕舄卤。」
宋代.贺铸.送海陵周太守邠受代还朝:「雨阳不违祷,舄卤数倍收。」
基本字义
舄xì(ㄒ一ˋ)
1、鞋。
2、同“潟”。
3、姓。
基本字义
卤(鹵、滷)lǔ(ㄌㄨˇ)
1、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亦称“盐卤”、“苦汁”。
2、浓汁:卤汁。卤面。
3、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食品:卤虾。卤豆腐。
4、古同“鲁”,鲁莽。
5、古同“橹”,大盾。
6、古同“掳”,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