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板
基本解释
词条:『象板』
拼音:xiàng bǎn
注音:ㄒ一ㄤˋ ㄅㄢˇ
解释:
1.亦作"象版"。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执的象牙手板,用以指画和记事。
2.象牙拍板。打击乐器。
古代诗词
元代.白朴.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宋代.陈纪.贺新郎:「敲象板,翦银烛。」
宋代.邓肃.诉衷情:「拢象板,亸宫鬟。」
宋代.黄机.浣溪沙:「象板且须歌皓齿,袅蹄何苦惜黄金。」
宋代.柳永.瑞鹧鸪:「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
基本字义
象xiàng(ㄒ一ㄤˋ)
1、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字义
板(闆)bǎn(ㄅㄢˇ)
1、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2、诏书:诏板。
3、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4、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5、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6、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