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俗
基本解释
词条:『僧俗』
拼音:sēng sú
注音:ㄙㄥ ㄙㄨˊ
解释:僧徒与一般人。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
元代.山主.临江仙:「难辨僧俗贫与富,未知何代王侯。」
唐代.徐夤.自咏十韵:「僧俗共邻栖隐乐,妻孥同爱水云清。」
宋代.陈著.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本来僧俗不相干,气味投时堪隽永。」
宋代.陈著.游慈云二首:「弟兄清浊酒,僧俗素荤盘。」
基本字义
僧sēng(ㄙㄥ)
1、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基本字义
俗sú(ㄙㄨˊ)
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