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篦
基本解释
词条:『象篦』
拼音:xiàng bì
注音:ㄒ一ㄤˋ ㄅ一ˋ
解释:用象牙饰制的篦。
古代诗词
宋代.周必大.顷在道中闻邦衡侍郎将进周礼新解尝赋诗就为:「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
明代.虞淳熙.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游侠夸银勒,婵娟敛象篦。」
清代.陈肇兴.无题 其二:「蛾眉出茧描新黛,象篦梳云学晚妆。」
明代.石宝.紫丝怨:「试将象篦表幽衷,更结同心待君解。」
基本字义
象xiàng(ㄒ一ㄤˋ)
1、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字义
篦bì(ㄅ一ˋ)
1、一种齿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称“篦子”。
2、以篦子梳: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