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娘
基本解释
词条:『十八娘』
拼音:shí bā niáng
注音:ㄕˊ ㄅㄚ ㄋ一ㄤˊ
解释:
1.荔枝品种之一。
2.唐代南粤的美女名。开元年间入宫,甚受宠爱。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恰是当年十八娘。」
宋代.苏轼.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清生荔支:「(俗有十八娘荔支。」
宋代.苏辙.乾荔支:「红消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
宋代.周必大.七月十四日江西美约周愚卿兄弟及许景阳相过:「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
明代.曹学佺.荔枝叹三首:「十八娘家粉黛残,玉肌罗帐泪阑干。」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八bā(ㄅㄚ)
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基本字义
娘niáng(ㄋ一ㄤˊ)
1、母亲:娘亲。娘家。爹娘。
2、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娘子。姑娘。娇娘。新娘。
3、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娘。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