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朔
基本解释
词条:『三朔』
拼音:sān shuò
注音:ㄙㄢ ㄕㄨㄛˋ
解释:指农历正月初一。
古代诗词
明代.徐伯虬.甲午元日:「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
宋代.晏殊.元日词其一·东宫阁:「铜龙楼下早春归,三朔元辰在此时。」
宋代.宋祁.元会诗:「宝典丛三朔,中闱闢九阍。」
宋代.苏轼.斋日致语口号旋复阴阳,配五支於六干;诞弥:「甲子会逢三朔旦,岁星行看两周天。」
宋代.宋祁.元会诗:「宝典丛三朔,中闱辟九阍。」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朔shuò(ㄕㄨㄛˋ)
1、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2、始:“皆从其朔”。
3、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