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肠
基本解释
词条:『骚肠』
拼音:sāo cháng
注音:ㄙㄠㄙㄠˇ ㄔㄤˊ
解释:诗肠,作诗的情思。
古代诗词
近现代.陈三立.开岁四日黄秋岳自沪至雪中登六和塔归过我即:「骚肠溢沥向残微,龙笋传声有扰依。」
清代.陈维崧.满江红 怅怅词五首 其三:「堪喷饭、骚肠赋骨,也来帖括。」
宋代.王十朋.送刘方叔季文游雁山:「二客骚肠不耐秋,飘然蜡屐去寻幽。」
近现代.聂绀弩.屈原像下:「牢骚肠肺谁千古,莽荡乾坤一左徒。」
明代.许国佐.饮王参军甘泉亭大书吐诗二字:「入浸骚肠出作诗,甘泉何如我一吐。」
基本字义
骚(騷)sāo(ㄙㄠ)
1、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
2、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
3、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骚体。骚人。骚客。风骚(①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②指妇女举止轻佻)。
4、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骚货。
5、同“臊”(sāoㄙㄠ)。
其他字义
骚(騷)sǎo(ㄙㄠˇ)
1、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基本字义
肠(腸)cháng(ㄔㄤˊ)
1、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