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死
基本解释
词条:『三死』
拼音:sān sǐ
注音:ㄙㄢ ㄙˇ
解释:
1.三种死罪。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唐代.鲍溶.苦哉远征人:「久行迷汉历,三死毡衣裳。」
唐代.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一十三死生。」
明代.高启.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虎符龙节彤弓矢,后嗣犹令赦三死。」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死sǐ(ㄙˇ)
1、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2、不顾生命: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3、固执,坚持到底: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4、无知觉:睡得死。
5、不活动,不灵活:死结。死理。死板。
6、不通达:死胡同。死路一条。
7、过时,失去作用:死文字。
8、极,甚:乐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