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监
基本解释
词条:『三监』
拼音:sān jiān
注音:ㄙㄢ ㄐ一ㄢㄐ一ㄢˋ
解释:
1.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墉,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见汉郑玄《诗.邶墉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汉代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周朝的通制。
2.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
古代诗词
宋代.余靖.送陈京廷评:「三监居江湄,僦辇日充羡。」
宋代.邵雍.观棋小吟:「二年乃正三监罪,七日能尸两观囚。」
明代.孙蕡.周公:「帝子挥戈复故都,三监才略佐鸿图。」
明代.张宁.题平湖陆廷仪鸰原耕隐诗卷:「三监不仁万世戒,而我与尔何当知。」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监(監)jiān(ㄐ一ㄢ)
1、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其他字义
监(監)jiàn(ㄐ一ㄢˋ)
1、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古同“鉴”,镜。
3、古同“鉴”,借鉴,参考。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