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海剌
基本解释
词条:『洒海剌』
拼音:sǎ hǎi là
注音:ㄙㄚˇㄒ一ˇ ㄏㄞˇ ㄌㄚˋㄌㄚˊ
解释:古代西域所产的一种毛织物。
基本字义
洒(灑)sǎ(ㄙㄚˇ)
1、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洒水。洒扫。洒泪。
2、东西散落:粮食洒了。
3、姓。
其他字义
洒xǐ(ㄒ一ˇ)
1、古同“洗”,洗涤。
基本字义
海hǎi(ㄏㄞˇ)
1、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3、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5、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6、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7、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8、姓。
基本字义
剌là(ㄌㄚˋ)
1、违背常情、事理:乖剌。剌谬。剌戾。
其他字义
剌lá(ㄌㄚˊ)
1、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