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
基本解释
词条:『三去』
拼音:sān qù
注音:ㄙㄢ ㄑㄨˋ
解释:犹三驱。谓三次驱逐。
古代诗词
宋代.刘学箕.菩萨蛮:「两两三三去。」
明代.敖英.塞上曲:「两两三三去,营门倚笑看。」
宋代.宋庠.迟明出都:「老臣三去国,凭轼泪潺湲。」
宋代.郭祥正.留别宣守贾侍御用李白赠赵悦韵:「五载三去国,出论皆腾喧。」
明代.梁以壮.走马:「十年三去向,文武旧西京。」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去qù(ㄑㄨˋ)
1、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
2、距离,差别:相去不远。
3、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
4、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
6、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
7、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
8、汉语四声之一: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