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豕
基本解释
词条:『三豕』
拼音:sān shǐ
注音:ㄙㄢ ㄕˇ
解释:见"三豕涉河"。
古代诗词
宋代.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讹缪刊三豕,公乎喜众狙。」
宋代.楼钥.次周益公韵:「书林尚欲校三豕,笔力犹能驱两肩。」
宋代.叶茵.友人见借放翁绝笔:「阅稿无三豕,还书欠一鸱。」
宋代.方岳.石孙试童子郡广文赠之诗代赓为谢:「三豕鲁鱼曾未学,一蜗蛮触已争名。」
明代.陈第.述史叹:「掘井得一人,渡河乃三豕。」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豕shǐ(ㄕˇ)
1、猪:封豕长蛇。狼奔豕突(喻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像被追赶的狼和猪那样奔突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