蕰藻
基本解释
词条:『蕰藻』
拼音:yùn zǎo
注音:ㄩㄣˋ ㄗㄠˇ
解释:聚集之藻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洪亮吉《左传诂》。
基本字义
蕰yùn(ㄩㄣˋ)
1、古同“蕴”,聚积。
基本字义
藻zǎo(ㄗㄠˇ)
1、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水藻。海藻。小球藻。藻类植物。
2、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狸藻。金鱼藻。
3、指华丽的文彩、文辞:藻思(多采的文思)。藻丽。藻绘(文采)。藻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藻。藻饰。
4、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玉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