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晕
基本解释
词条:『月晕』
拼音:yuè yùn
注音:ㄩㄝˋ ㄩㄣˋㄩㄣ
解释: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光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产生的光现象。常被认为是天气变化起风的征兆﹐俗称风圈。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五更月晕一千丈,明日君当泛淮浪。」
宋代.黄庭坚.夏日梦伯兄寄江南:「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宋代.陆游.夏日:「新泥满路梅黄雨,古木号山月晕风。」
宋代.陆游.夜赋:「月晕知将雨,风声报近秋。」
唐代.李白.横江词(六首其六):「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反义词:日晕
基本字义
月yuè(ㄩㄝˋ)
1、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2、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3、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月琴。
5、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月子。
基本字义
晕(暈)yùn(ㄩㄣˋ)
1、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晕。
2、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霞晕。墨晕。
3、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晕眩。晕车。眼晕。
其他字义
晕(暈)yūn(ㄩㄣ)
1、昏迷:晕倒。晕厥。
2、头脑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