铩羽
基本解释
词条:『铩羽』
拼音:shā yǔ
注音:ㄕㄚ ㄩˇ
解释:摧落羽毛。常比喻不得志。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春日小园杂赋:「久矣云霄铩羽翰,小园聊得赋春寒。」
宋代.陆游.得京书或怪久不通问:「惯向江湖铩羽翰,云霄那敢接鵷鸾。」
宋代.陆游.野兴:「身似孤鸿铩羽翰,悲鸣饮啄住江干。」
唐代.柳宗元.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唐代.柳宗元.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近义词:失利、败北、衰弱、腐败、凋零、溃败、失败
反义词:成功、凯旋
基本字义
铩(鎩)shā(ㄕㄚ)
1、古代一种长矛。
2、摧残,伤残:铩羽(羽毛掉落,喻失意受挫折)。铩羽之鸟。
基本字义
羽yǔ(ㄩˇ)
1、鸟的毛:羽毛。羽绒。羽书。羽衣。羽扇。羽族(指鸟类)。羽旗。羽檄(羽书)。
2、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羽翼。羽翰(翅膀)。羽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
3、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羽猎。
4、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